谨防各类非法保险陷阱 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

新闻探索 2025-09-15 04:54:26 72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记者6月20日从北京金融监管局获悉,谨防金融监管局该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非法保险陷阱多,各类三招教你辨真伪”,非法数白论黄网提醒消费者谨防各类非法保险陷阱。保险北京布风

  近年来,陷阱险提一些不法分子鱼目混珠,谨防金融监管局打着保险旗号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各类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非法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擦亮双眼,保险北京布风数白论黄网谨防各类非法保险陷阱。陷阱险提

  风险提示列出了三类陷阱:一是谨防金融监管局假借保险之名,销售非保险产品。各类部分在职或已离职的非法保险销售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便利和消费者信任,假借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名义,保险北京布风混淆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概念,陷阱险提以“高收益”“低风险”为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非保险理财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严重违反保险行业监管法律法规。

  二是伪造保险合同,涉嫌集资与诈骗。个别不法分子或不具备经营保险业务资质的经营主体,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印章、制作虚假保险合同等方式,以收取保费的名义骗取资金,兜售不受法律保护、无法获得正常理赔的“假保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

  三是安全统筹非保险,资金安全难保障。某些第三方公司以低价、赠礼、等同保险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此类机构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其与消费者签订的“XX统筹”“XX互助”“XX联盟”等合同不是保险合同,如发生交通事故,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为防范保险领域非法金融活动,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消费者购买产品,要牢记三招,辨保险真伪。

  一是选渠道,辨公司产品。保险属于特许经营行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机构购买保险产品,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许可证信息查询页面(https://xkz.nfra.gov.cn),查询保险许可证、保险中介许可证,通过金融产品查询网站(https://www.jrcpcx.cn),查询正规保险产品信息。

  二是防假冒,辨人员资质。消费者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接受保险产品推介时,要注意查验销售人员执业信息,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也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务服务窗口(http://nfra.gjzwfw.gov.cn)查询其保险销售从业资格,切勿相信任何“代缴保费”服务,保费应直接支付至保险公司账户,切勿向个人账户或不明平台转账。

  三是多留心,辨保单真假。投保完成后,消费者一定要留存好保险合同、保单等,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保单核实,或通过中国银保信旗下的“金事通”APP查询名下保单信息,也可通过“中国银保信金融科技服务”微信公众号的“扫码查验”服务功能,查验电子保单真伪。

(责任编辑:马欣)


本文地址:http://zhuhai.vastlyrics.com/html/526f5579891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我国科学家发现由单基因导致的红斑狼疮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中的文艺力量】《黄河大合唱》:不朽的中华民族精神颂歌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揭牌成立

执青春之笔 挺膺担当书写新时代奋进答卷 ——记哈尔滨移动“五四红旗团委”事迹

友情链接